
会议现场

左起:国侨办国内司副司长张毅、国内司司长王萍、国侨办副主任谭天星、扬州市副市长孔令俊、江苏省侨办主任王华_调整大小

前排中董华民理事长

我会副秘书长杨锦忠介绍基金会情况
12月16至17日,国务院侨办在江苏省扬州市召开2015年涉侨基金会工作会议,国务院侨办副主任谭天星、国内司司长王萍、国内司副司长张毅、湖南省侨办主任王华,扬州市副市长孔令俊、广东省侨心慈善基金会、思利及人基金会、河仁慈善基金会代表等30多人出席会议。
国务院侨办副主任谭天星在会上全面介绍了国务院侨办2015年推动的慈善项目。他说,2015年国务院侨办继续以“侨爱工程”为平台,引导、协助广大海外侨胞、港澳同胞、涉侨基金会和侨资企业捐助国内公益慈善事业,在扶贫济困、灾后重建、改善民生、兴学助学、社会发展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活动,取得了丰硕的成果,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反响,彰显了海外侨胞爱国爱乡的赤子情怀。并对涉侨基金会的发展谈了三点希望。
一、突出重点,丰富手段,助力脱贫攻坚。11月,中央召开了扶贫开发工作会议,下发了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》,吹响了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。要在5年时间内让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,时间十分紧迫、任务相当繁重,必须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,合力推进脱贫攻坚。希望今后五年,各涉侨基金会围绕脱贫攻坚,从以下几方面精准发力:(一)、是继续开展教育脱贫计划。希望各家基金会和国侨办共同配合,进一步整合资源,资助更多贫困学生完成学业;选准项目,帮助确有需要的地方改善办学条件;善于引导,对农村贫困家庭幼儿特别是留守儿童给予特殊关爱。(二)、是着力实施产业和生态扶贫。希望各基金会发挥自身优势,积极实施生产扶贫项目,变“输血”为“造血”,实实在在帮助贫困群众通过发展生产脱贫致富。(三)、是努力编织保障扶贫网。作为侨务部门的工作对象,国内还有158万贫困的归侨侨眷。希望各家基金会加强和地方侨办的联系,认真调研,实施一批助侨项目,为这部分群体的脱贫做贡献。
二、因应形势,加强管理,不断做大做强基金会。希望各涉侨基金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,提升服务的质量和水平,拓展慈善事业的开展途径,由单纯捐赠向社会救济和互帮互助扩展,努力建设高效、专业、公信力强的现代慈善组织。
三、勇于创新,弘扬传统,宣传涉侨慈善文化。希望涉侨基金会和各级侨办密切配合,充分利用报刊、广播、电视等媒体和互联网,宣传海外侨胞、港澳同胞、侨资企业和涉侨基金会各类善行义举和典型事例,以及慈善事业在服务困难群众、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等方面的积极贡献,引导社会公众关心慈善、支持慈善、参与慈善,弘扬中华民族慈善文化,为慈善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社会氛围。(一)、强化行业自律,切实加强基金会自身建设。严格依据章程行事,不断完善内容结构,增强自我约束、自我管理、自我监督能力。以打造“透明口袋”为目标,善用多样化的渠道及时准确地做好工作。提高专业化,精准化水平,科学设计慈善项目,优化实施流程确保项目运行专业规范。(二)、弘扬慈善精神,促进构建中国特色慈善文化。涉侨基金会应注重发挥自身独特优势和资源,助力构建中国特色慈善文化,通过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慈善文化,吸取国际先进慈善理念和管理经验。(三)、惠民生,促和谐,助力实现“中国梦”。希望各基金会代表能够绘声绘色、继续发挥积极作用,深入领会,贯彻党和政府的系列举措和要求,紧扣中心大局,关注重点领域,坚持改革创新,不断探索新形势下慈善发展之路,面向困难群体,广泛开展扶贫济困等多种形式的慈善帮扶工作,与政府和社会救助形成合力,有效发挥互补作用弥补社会建设的短板。
国侨办国内司司长王萍说:谭天星副主任的讲话对基金会今后的慈善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,希望各基金会认真贯彻落实讲话精神。
我会董华民理事长、杨锦忠副秘书长参加了会议,并在会上介绍了广东省侨心慈善基金会2015年的工作情况。
会议期间还参观了扬州市残疾人康复中心。(杨锦忠)